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年度考核报告

发布日期:2018-05-21   来源:本站   

一、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

高等级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南宁)(以下简称“行业研发中心”)于201512月通过交通运输部认定,依托于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是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行业重要科技研发与创新平台。

行业研发中心自挂牌成立以来,围绕着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与设备、复合式路面施工控制技术与设备以及特殊土路基路面养护技术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工作,已发展成为集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应用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基地和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2017年度的工作中,圆满的完成了2016年编制的“交通运输部行业研发中心(南宁)2017年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行业研发中心2017年度规划目标及具体实施情况

项目

2017年主要规划与目标

2017年具体实施情况

备注

科技创新计划

1.围绕行业研发中心的研发方向,结合国家推行的绿色公路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开展高粘沥青、旧水泥路面再生高性能混凝土、排水沥青路面、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等课题研究。

1.结合课题研究项目,开展了高粘沥青制备技术、排水沥青路面设计、旧水泥路面再生骨料改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面对橡胶沥青存储稳定性差、粘度高造成的产能低的问题,进行了高性能橡胶沥青的研发和橡胶沥青工厂化建设。

完成

2.开展桥面铺装、隧道口抗滑、隧道二衬等特殊结构特殊功能材料的研发工作,研究材料的配制技术与性能长期稳健技术,并对配套施工工艺进行研究。

1.基于混凝土施工阻力大泌水离析、收缩开裂等技术问题开发了低阻力混凝土内养生技术

2.针对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过快、行车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开发了抗滑超薄磨耗层技术

完成

3.针对公路发展需要,结合广西区域气候特征,开发耐久性与长寿命路面技术,同时进行水泥路面快速换板与修补、沥青路面薄层冷补等养护技术研究。

1.在预防性养护和性能升级并重基础上,提出薄层橡胶沥青罩面复合式路面技术;

2.开发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快速修复材料。

完成

业务推广计划

1.对技术成果进行推广以及技术咨询服务业务的拓展

1.混凝土内养生材料先后在广西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广西河百高速、贺巴高速钟昭段应用数量达13.5吨,创造价值约85万元;

2.研发的水泥路面快速修复材料在岑兴高速、隆百高速、南宁绕城高速试验段应用1.5吨;

3.高性能橡胶沥青在南宁轨道一号线修复工程、轨道二号线修复工程、英华路等项目应用3000吨,创造价值1000余万元。

4.彩色抗滑磨耗层在岑水高速均昌隧道进出口应用面积2000平方米,创造产值近50万元。

5.广西区外,在贵州省开展了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咨询服务;广西区内,在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第11施工合同段沥青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咨询,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新建项目第910合同段沥青路面技术咨询服务,广西麦岭(湘桂界)至贺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咨询服务等工程项目开展技术咨询。

完成

科研仪器采购及管理计划

 

1计划在2017年度,采购部分课题研究必需的试验仪器设备

实际采购沥青混合料专用真空塑封仪、电子渗水仪、透水仪、弗鲁克高剪切分散乳化机、沥青粘韧性测定仪、磨耗仪、氙灯老化试验箱、地质透视仪(雷达)、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多功能检测车等。

完成

2、细化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

完善了行业研发中心精密仪器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程序,按照规定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完成

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

1计划在2017年度,引进固定研究人员2人,主要是道路结构与材料专业。

本年度新引进固定人员3人,其中道路工程专业1(熊剑平),材料学专业2人(周智密、田俊壮)。

完成

2、做好行业研发中心人才培养计划,开展2次内部培训,加强行业研发中心技术人员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不少于4人获得中高级职称。

开展4次内部技术培训,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黄泽国),共有1人获得教授级高工,3人获得中级工程师职称,2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熊剑平博士入选第二十批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被评为第十四届广西青年科技奖入选者及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

完成

二、中心建设情况

2.1研发环境建设状况和投资情况

行业研发中心占地2500 m2,目前拥有桥梁检测车、MTS多功能材料试验系统、汉堡车辙仪、2000吨橡胶支座压剪试验机等大型仪器500/套,仪器设备原值达3000多万元。行业研发中心是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成员,可申请使用的共享入网仪器达419/套,仪器总价值2.7亿元。满足行业研发中心进行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设备研发工作的需求。

目前,我公司已经完成土地购置和设计规划,计划于今年开展一个全新的行业研发中心的建设,中心大楼占地超过4000m2。根据目前行业研发中心自身建设的需求,结合公司生产及未来发展前景,行业研发中心定位为:以我国西部复杂地质环境下大型工程建设实际需求为中心,兼顾道路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打造专业型实验教学基地以及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建成后的行业研发中心基地不但能满足道路工程材料与结构试验,而且还能为路面检测及养护技术及设备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同时兼顾人才培训需求。

2.2科技研发与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2.2.1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在人才队伍方面,行业研发中心通过聘请联合广西区内水运公路工程领域专家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建设机制,形成了覆盖公路路面设计、施工、检测、加固、运营管理等关键技术领域,以谭华教授级高工、梁军林教授级高工、罗月静博士后、熊剑平博士等为学术带头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行业研发中心现有47人,固定研究人员45人,流动研究人员2人。其中广西十百千人才1人,教授及教授级高工职称7人,高级职称14人,工程师职称15人;博士11人,硕士35人。形成了以年富力强的专家为带头人,以中青年科研骨干为项目负责人,以高学历青年人才为中坚力量的科研人才队伍。

2.2.2 学术带头人介绍

谭华,女,教授级高工

长期从事路面工程材料研究与施工监控,先后承担完成了多个国家与省部级交通科技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沥青材料结构理论及改性性能研究,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道路新材料的开发及评价研究。在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环保改性沥青材料研究、路面养护技术研究等方面具有创造性成果和突出贡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中国公路学会“第四届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荣誉称号、广西第十届青年科技奖、广西第八届优秀专家称号,2010年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交通运输行业优秀科技人员荣誉称号。

梁军林,男,博士,教授级高工

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广西优秀专家,交通部科技英才,第一届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承担完成国家攻关专题、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计划、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交通部行业规范项目、广西交通科技项目计划研究工作共10余项,其中4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1项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王淑英,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桥梁结构设计、道路结构与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参与的大跨度拱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路面碾压混凝土应用技术项目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钦州保税港区一期项目路网(含给、排水)工程设计获广西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西科技特别贡献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学术著作1本。

熊剑平,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工学博士,现任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主管广西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高等级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广西桥梁监测及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省部级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平台,是广西湿热地区道路建养技术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获得广西第二十届十百千第二层次人才和第十四届广西青年科技奖,主要研究方向为路面材料特性与路用性能、特殊路面铺装及路面工程新技术研究和新工艺、新材料开发与评价、高性能混凝土与混凝土结构物。主持和参与完成10余项国家和省级交通科技项目,先后获得省级科技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出版专著2本;先后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EI收录5篇。

罗月静,女,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主任,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完成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广西公路学会优秀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邓家喜,男,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工程师。200612月取得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任职以来一直从事公路路基路面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期间还参加了高等级公路的试验检测监理、技术咨询以及项目管理工作。十年来主持完成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1项,主要参与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项;主持完成广西交通厅交通建设科技项目1项,主要参与广西交通厅交通建设科技项目3项;主持编写广西地方标准1项。其中1项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个人获得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主持高等级公路的试验检测监理咨询2项,主要参加完成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咨询项目1项。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一本。

周胜波,男,博士,高级工程师

武汉理工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路面养护和再生材料研发团队负责人。现在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区道路结构与材料实验室以及交通部高等级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行业研发中心承担科技研发工作,并负责建设研发团队,主要从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和材料耐久性、旧混凝土路面再生材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快速处置及换板技术、混凝土内养生技术研究、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开发的低阻力内养生水泥混凝土分别在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收费站路面混凝土、薄壁箱梁混凝土和桥面铺装混凝土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实现产值100万元以上,对于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混凝土质量密实性提升、传统混凝土养护工艺改革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研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快速处治材料在路面露骨、坑槽、桥梁伸缩缝等实体工程中得到应用,实现了修复后高性能、低成本、快速开放交通要求。先后在材料导报、长安大学学报、建筑材料学报、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论文44篇,被SCI检索3篇,被EI检索8篇,获得授权专利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承担中央高校科研资助项目2项,承担提升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及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研究横向科研项目7项。

刘斌清,男,博士,高级工程师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道路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主持道路工程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沥青材料结构理论及改性性能、高粘沥青及排水路面方向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了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科技建设项目《薄层橡胶沥青在北部湾水泥路面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广西交通科技项目《耐久性路面实用技术研究》、《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及实用技术研究》、河北交通科技项目《沥青路面复合基层合理结构研究》、山东交通科技项目《旧水泥路面薄层沥青罩面及层间处理技术一体化研究》,获2105年广西重要技术标准奖1项,获得专利3项,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对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近1000余公里高速公路提供了路面技术咨询,完成了广西地区近500公里沥青路面检测评价工作。在橡胶沥青、排水路面、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现场施工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深入。

王浩,男,士,高级工程师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工程师。2014 年广西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路基路面试验检测、病害处治及结构耐久性研究工作。近 5 年先后参与了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科技建设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长期性能研究》、《薄层橡胶沥青在北部湾水泥路面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桥隧耐久性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广西交通科技项目《耐久性路面实用技术研究》等多项课题。参与编制了广西《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 45/T 10982014)》地方标准 1 项,获科技进步奖 3 项,发明 1 项,发表论文多篇。

2.2.3科研团队建设

为增强行业研发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行业研发中心根据重点研究方向组建了两个科研团队,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研发团队现有人员17人,其中博士6人;复合式路面施工控制研发团队22人,其中博士6人。各研发团队人员组成见表2

各研发团队核心人员组成

研发单元名称

团队人员构成

专业

职称/学位

 

 

 

水泥混凝土

路面再生利

用技术与设备

负责人

熊剑平

道路与铁道工程

教高/博士

周胜波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工/博士

研究人员

魏密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工/博士

李平

道路工程

副教授/博士

叶超强

材料学

工程师/硕士

王鹏

结构工程

工程师/硕士

张大斌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吕松涛

道路工程

工程师/

任少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胡省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胡松山

岩土工程

工程师/硕士

黄泽国

材料学

工程师/

周智密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姚新宇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徐国栋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戴露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龚文剑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复合式路面

施工控制技

术与设备

负责人

刘斌清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工/博士

王浩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工/硕士

研究人员

卢超波

岩土工程

工程师/博士

熊春发

岩土工程

工程师/博士

邓家喜

建筑与土木工程

高工/硕士

尹以高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工/博士

刘斌清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

李美华

材料学

工程师/硕士

张洪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博士

潘昊宇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张芮铭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谭继宗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钟乃龙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禤炜安

交通运输工程

工程师/硕士

庞婵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师/硕士

姜洪亮

地质工程

工程师/硕士

潘隆武

岩土工程

工程师/硕士

杨庭伟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工程师/硕士

谢成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卢卫东

地质工程

工程师/硕士

陈杰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韦毅

道路与铁道工程

工程师/硕士

三、中心的工作情况

3.1科研进展情况

2017年行业研发中心在科研课题的申请,科研技术研发,论文专利成果,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等均达到了年度目标计划,具体完成情况如下表3

行业研发中心2017年度规划目标及具体实施情况

项目

2017目标计划

2017具体完成情况

备注

课题

申请

计划申报至少10项科研项目,内容围绕行业研发中心的研究方向,科研团队的研究内容,重点对道路新型材料开发技术、特殊功能材料、高强高性能材料等方面进行申报。目前申报途径主要是广西区科技厅项目和南宁市科技局项目。

本年度共申报科技项目12项,其中申报广西区科技项目9项,南宁市科技项目3项。

完成

科研

课题

开展

开展课题项目研究10项以上。

2017年行业研发中心共承担各类财政性拨款类科研项目共14项,其中,广西科技项目和广西交通科研项目各7项。本年度已验收科研课题4项,计划12月下旬至2018年上旬再验收课题2-3项。

完成

论文、专利成果及著作

发表核心技术论文10篇以上,至少有3篇被EISCI检索计划申报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3~5;出版专著一本以上。

发表论文48SCIEI收录4,中文核心期刊35篇(其中CSCD收录3篇),一般期刊9篇;申报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本年度获得授权专利共11项;正在组织编写《薄层橡胶沥青-水泥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应用技术》。

完成

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工程化或产业化2项以上

2017年度行业研发中心研发的混凝土内养生材料先后在广西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广西河百高速、贺巴高速钟昭段应用数量达13.5吨,创造产值约85万元;研发的水泥路面快速修复材料在岑兴高速、隆百高速、南宁绕城高速试验段应用数量1.5吨;高性能橡胶沥青在南宁轨道一号线修复工程、轨道二号线修复工程、英华路等项目应用3000吨,创造产值1000余万元;彩色抗滑磨耗层在岑水高速均昌隧道进出口应用面积2000平方米,创造产值近50万元。

完成

学术交流人员培训情况

1开展一次行业研发中心科研项目依托工程调研活动,对科研成果在实体工程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跟踪与技术支持,提升科研成果与工程应用的有效性。

1响应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活动对大力推动交通科技创新要求,深入到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钟山至昭平段)建设指挥部等项目开展科技成果宣贯和交流会

2、为更好促进研发产品的工程应用效果以及进一步促进材料性能优化,本年度对岑水高速、岑兴高速以及隆百高速等工程项目的材料应用情况进行回访跟踪调查。

完成

2、召开1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主持开展1~2次学术交流讲座活动,邀请国内外公路行业专家,对广西当前急需的技术问题,进行学术交流讲座。

举行特聘专家学术交流会1次,主办学术交流会议3次,协办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2次。

完成

3计划在2017年度,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不少于6人次。

参加了8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共13人次。

完成

3.2经济效益情况

2017年以来,行业研发中心研发的内养生材料、水泥路面快速修复材料、彩色抗滑磨耗层、高性能橡胶沥青等新型材料积极在实体工程中推广应用,真正实现新材料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创造的产值如下表4所示。

主导产品经济效益

材料类型

工程名称

使用数量

产值

内养生剂

广西柳南改扩建工程№7

1.8

85万元

广西柳南改扩建工程№1

2.1

广西柳南改扩建工程№2

0.2

广西河百路三标

8.4

钟昭路设计施工总承包一分部

1.0

快速修复材料

岑兴高速、隆百高速、南宁绕城高速

1.5

0.3万元

彩色抗滑磨耗层

岑水高速均昌隧道

2000平方

50万元

高性能橡胶沥青

轨道交通1号线西段道路整治提升工程

3000

1000万元

在技术咨询服务上,在行业研发中心的建设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实际工程项目,提升了项目管理的合理性及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科学性,不仅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同时提升了工程品质,目前也取得了很好的工程业绩。

在广西区外,主要是在贵州省开展的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咨询服务,合同额达1800万;在广西区内,本年度开展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第11施工合同段沥青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咨询,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新建项目第910合同段沥青路面技术咨询服务、广西麦岭(湘桂界)至贺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咨询服务等工程项目,从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为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意见,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项目中,有力保障了工程项目的质量,也为广西区交通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7年度参与的咨询项目及经济效益如下表5所示。

咨询项目的经济效益

序号

项目名称

合同额(万元)

已完成产值

1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咨询服务JL-5标段

1836.3589

500

2

S217线寨圩至张黄(新S208线)K54+760-K65+000水泥砼路面大修工程施工技术咨询

3

3

3

G209线呼和浩特至北海公路(新S207线)K3278+407-K3291+507水泥砼路面大修工程施工技术咨询

3

3

4

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第11施工合同段沥青面层技术咨询服务

47.5

20

5

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第11施工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咨询服务

17

17

6

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新建项目第9合同段沥青路面技术咨询服务

45

45

7

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新建项目第10合同段沥青路面技术咨询服务

38

38

8

广西麦岭(湘桂界)至贺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咨询服务

95.41

40

9

S312线钦州至东兴公路(新G228线)K8+420-K13+000K16+000-K19+600水泥路面大修工程

4

4

10

S311线大寺至板利段K35+200-K45+200沥青路面大修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委托合同

9.4

9.4

11

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咨询服务

20

20

12

桂林绕城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技术咨询服务

25

25

另外,行业研发中心的科研设施设备已加入广西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充分利用,既发挥行业研发中心的平台作用,又促进了行业研发中心的经济循环能力。在科研课题上,2017年科研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及申报的课题申请经费达到600万元。

行业研发中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技术咨询项目及科研课题几个方面,在产品推广应用上共计产值1135万元,技术咨询项目产值达724万元,科研课题经费达600万元,忽略大型仪器的共享费用,总收入达到2459万元以上。对行业研发中心的经费投入主要用于采购高新仪器设备、团队人员薪酬、日常调研、培训交流及日常开支等,经费总投入1300万元,截止目前行业研发中心的经济效益情况汇总于下表6

6 2017年行业研发中心经济效益情况表

年份

产值(万元)

成本(万元)

利润(万元)

2017

2459

1300

1159

2017年行业研发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经费收入与支出情况看,截止目前总产值达到2459万元,总支出为1300万元,创造利润1159万元。这说明行业研发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四、中心的组织机构与运行管理机制

4.1中心组织机构运行情况

行业研发中心机构设置以利于研发、重在推广为基本原则,采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委员会负责解决成果推广应用中实体工程的落实问题设中心主任1名,对行业研发中心的发展和管理全面负责,全面负责行业研发中心的科学研究、学术活动、技术推广、服务、人员聘任、财务开支及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心主任聘请相关技术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技术委员会,对行业研发中心的研发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另设副主任2名,分管中心的科研、交流、推广和运营等工作。行业研发中心下设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行业研发中心的日常运转和管理,养护工程公司负责行业研发中心的市场活动,技术研发团队负责相关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工程化技术要求提出支撑。行业研发中心的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为咨询机构,不定期以会议的形式的研究重大事项。一般情况下,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技术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行业研发中心内设机构均为日常工作机构,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设置及有序的运转,确保了行业研发中心年度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行业研发中心组织管理机构图如图1所示,具体管理委员会及技术委员会名单如下表7及表8所示

 图片1.png 

1 行业研发中心组织管理机构图

 

管理委员会组成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聘任职务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或专业

单位

1

王劼耘

主任

总工/教高

桥梁工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2

朱坚和

副主任

董事长/教高

道路工程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3

谭华

副主任

副总经理/教高

道路工程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4

梁军林

委员

教授

路基路面工程

广西大学

5

李程

委员

局长/高工

土木工程

广西公路管理局

6

刘可

委员

总经理/教高

道路工程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7

周文

委员

董事长/教高

道路工程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委员会组成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聘任职务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或专业

单位

1

梁军林

副主任

教授

道路工程

广西大学

2

周志刚

副主任

副院长/教授

道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3

田波

委员

副主任/研究员

道路工程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4

刘少文

委员

副院长/教高

道路工程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5

罗根传

委员

总工/教高

道路工程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6

冯永平

委员

副局长/高工

道路工程

广西公路管理局

7

杨斌

委员

副院长/教授

结构工程

广西大学

4.2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与成果转化机制

4.2.1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行业研发中心通过与研究机构应用单位建立互利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与高校间的人才培养、工程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共享,为科研成果变为效益、成果应用提供长期的良好的运行平台。

依据相关管理办法规定,行业研发中心加大开放力度,通过设立开放课题的方式吸引国内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并通过年度会议加强与国内行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学术交流。2017年度,确定并拟资助重庆交通大学李传强、广西大学李晶、兰州交通大学李波、武汉轻工大学土建学院刘杰胜、西安科技大学邹晓龙等开放课题共5项,具体见下表9

行业研发中心2017年开放课题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单位

项目负责人

1

3DOM固体酸催化裂解废塑料制取沥青温拌剂的研究

重庆交通大学

李传强

2

沥青红外指纹分析及其谱库的建立

广西大学

李晶

3

活化废旧轮胎制备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

李波

4

超吸水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作用机理研究

武汉轻工大学土建学院

刘杰胜

5

再精炼机油塔底油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

邹晓龙

开放课题承担了行业研发中心部分基础研究,通过利用或发挥所在单位的研究资源优势,促进了行业研发中心研究能力的提升,取得较多科研成果。2017年度开放性课题结题了“基于纤维/基体界面功能调控的混凝土强韧化设计”、“橡胶沥青相态结构及粘弹特性研究”、“基于大型色谱柱法的沥青组分快速分离技术”、“基于矿料颗粒特性的沥青混合料变形行为及作用机理研究”等4项课题,共提交研究报告4份,8篇学术论文(其中1SCI检索、6EI检索、1CSCD收录),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除了设置开放课题,行业研发中心还与国内各知名大学、知名企业一同合作申报科研课题、持续建设研究生培育基地等。本年度行业研发中心与长安大学、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胶粉复合改性高粘沥青研制及功能化排水路面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发明专利2项,学术论文1篇。与长沙理工大学、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行业研发中心在2017年度已申请与河海大学合作建设研究生培育基地,相关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中,行业研发中心的10位高级人才积极承担导师的职责,为研究生培育基地建设提供充足的师资条件。

4.2.2成果转换机制

行业研发中心以研发团队为创新中枢,采取立足市场的发展机制,结合技术委员会的研发建议、养护工程公司的市场需求感知信息,以市场为根本,不断提供创新成果。同时,行业研发中心除了针对科研项目的管理、研究成果的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管理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外,还实施产业化机制,有效确保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够有效、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分红机制

为激发行业研发中心广大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激情,行业研发中心除每年拿出不少于15%的净利润作为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外,每年拿出直接技术开发人研发成果所创造的年利润的5%用于分红,引导、鼓励技术开发人员不断为研发中心提供技术创新成果。

2)市场化经营机制

依靠依托单位的人、财、市场资源以及现有的技术优势,特别在初期市场尚未打开,知名度不高的初始阶段,通过与研究机构、应用单位建立互利的合作关系,为科研成果变为效益、成果应用提供长期的良好的运行平台。

3)反哺机制

资金的投入是研发工作的物质保障,为实现行业研发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利用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的收益反哺研发工作。行业研发中心每年拿出不低于上年净利润的15%投入研究开发工作。

4.3规章制度及管理与激励机制

4.3.1规章制度及管理

根据行业研发中心的定位,发展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等,行业研发中心现已完成了中心章程、成员管理办法、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从而为行业研发中心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具体内容如下:

1中心章程

本章程共计包含六章内容,其中,第一章为总则;第二章为行业研发中心职责;第三章为行业研发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聘用人员制度;第四章为行业研发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第五章为行业研发中心工作的考核、奖惩和激励;第六章为附则。章程详细内容介绍可见具体章程《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行业研发中心章程》。

2)成员管理办法

行业研发中心固定成员管理办法共计包含七条主要内容,分别就科研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资格要求,考核办法,在行业研发中心履行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详细内容可见《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行业研发中心固定成员管理办法》实施条例。

3创新团队管理办法

行业研发中心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包含六章内容,其中,第一章为总则;第二章为申请条件;第三章为申报与审批;第四章为运作与经费资助;第五章为业绩考核与奖励;第六章为附则。该管理办法就创新团队的申请、审批、经费资助、考核以及奖励分别作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内容可见《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行业研发中心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

4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分别对仪器设备的购置及帐、物管理,仪器设备的借用,仪器设备降级、报废,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处理以及低值耐用品、消耗材料的管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详细内容可见《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行业研发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5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行业研发中心依托单位对科研项目管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管理办法共计九章内容,针对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经费管理、项目完成与验收鉴定、项目成果管理、知识产权及推广、项目保密、项目成果奖励和考核奖惩等内容分别进行了规定,具体条款可见《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6研究成果管理办法

行业研发中心针对研究成果相应地制定了成果管理办法,办法共计十八条,分别对成果的种类、级别等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和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可见《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行业研发中心研究成果管理办法》。

7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行业研发中心针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管理工作,是充分调动研发人员创新性技术研究的原始动力。制定了包括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技术权益、收益分配等内容的管理办法,分六章共二十四条,具体内容可见《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行业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4.3.2激励机制

在激励机制方面,行业研发中心每年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技术开发储备基金和技术创新风险基金,行业研发中心每年拿出不少于15%的净利润作为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外,并且不低于200万元。同时每年拿出直接技术开发人研发成果所创造的年利润的5%用于分红,引导、鼓励技术开发人员不断为行业研发中心提供技术创新成果。特别是针对人才的管理,公司从职务晋升机制、知识进阶机制和成果奖励机制三方面着手,建立了完整的人才激励机制:

1成果奖励机制

通过制定年度科技奖励办法,对专利、论文、获奖、软件著作权、产业化效益等分别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鼓励优秀研发人员到国外大型设计施工企业进行中短期交流,保证研发队伍的稳定和持续进步。科研成果经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效益后,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创新团队可享受利润的20%50%,具体分配方案由创新团队带头人、平台主任及公司领导班子三方协商。

2)知识进阶机制

对各类人才培训的渠道,是通过脱产学习、参观考察、进高等院校深造、引进高层次讲座、送国外培训等办法等激励措施,培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同时还采取选送各类干部培训、中青年干部培训、党务知识培训、对外合作培训、人力资源知识培训的方法等等,各方面提高人才素质。

3职务晋升机制

公司内部有岗位竞聘制度和资深工程师管理办法,每三年进行一次公开竞聘上岗,每年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选聘机会。岗位分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适合不同类型人才晋升,提供公开公正畅通的晋升通道。

五、2018年工作计划

5.1继续推进现有科研项目,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行业研发中心的技术成果积累,在2018年度进一步加大技术成果转化。依托行业研发中心全套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开展道路材料快速检测及评价,为道路材料质量控制提供合理化建议;依托行业研发中心“四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推广新材料新产品在实体工程的应用,开展路桥隧等新建项目的技术咨询服务;协助业主或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养护决策、规划方案、管理措施等,提升决策方案的科学性与技术性,发挥行业研发中心技术优势;开发路基路面等施工实时监控软件及数据管理系统,开展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监控及管理软件的相关业务。

5.2瞄准行业发展方向,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率

充分利用特聘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的优势资源,借鉴学习专家们申报课题的经验。通过专家指导课题申报过程中的资料编写技巧,加大创新点与着重点集结,瞄准交通行业发展方向,掌握工程实际需求,发掘技术创新点,提高行业研发中心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影响力,申报具有竞争力课题,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率。

5.3购置相应试验设备,优化试验用地规划

继续支持课题研究必需的试验仪器设备的采购,提高科研课题成果的充实性和创新性,按照行业研发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进行各类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减少设备损坏或故障。合理规划试验用地,分门别类放置仪器设备,在有限的试验场地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空间使用率,定期检查试验设备,试验场地的各项安全质量保障措施,改善试验条件。

5.4优化人才管理,加强核心人才培养与引进

通过内部优选具有学术潜质的技术人员或直接引进优秀的学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学术知识、业务技能、学科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鼓励研究人员攻读博士学位或博士后进站学习,多参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与技能培训,带领相关研发团队进行学科创新研究。

六、相关情况与相关建议

6.1相关情况

1)自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公示以来,仅获得自治区交通厅补贴科研补贴经费80万,其余科研经费补贴全部来自于依托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仅依靠企业补贴,存在科研设备购置经费紧张等问题。

2)近年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由广西科技厅统一主持与审批,分配到交通领域的立项数量相对很少,立项重心侧重于高校的基础性研究。本年度申报了12项科研课题,已成功立项2项,整体立项率偏低,科学研究支持力度不足,不利于行业研发中心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研究目标的实现。

6.2相关建议

建议在科研经费及科研课题申报方面加大对行业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确保行业研发中心的科学研究工作得到有力保障。